第五百章 神往剑魔,独孤求败【五百章了,撒花,求订阅】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毒蟒愈盘愈紧,那雕也毛羽贲张,竭力相抗………最后双双毙命!

  我是实在喜欢那雕,看密谷内里悬崖,想着那雕巢里可能会有……就想去碰碰运气,如果能得几只小雕带回家去也是乐事。

  结果在谷底山壁下发现还有一处杂草遮掩的山洞,我拨开杂草眼见洞中黑黝黝地,洞口却是有人力劈凿的痕迹,想着是前辈奇人遗迹就大步走了进去。

  那洞其实甚浅,不到三丈已抵尽头,洞中除了一张石桌、一张石凳、一张石床外更无别物。只洞角有一堆乱石高起,极似一个坟墓。我想该是那一位奇人的埋骨之所,走近了一瞧,洞壁上写得有字,只是尘封苔蔽,黑暗中瞧不清楚。打火点燃了一根枯枝,伸手抹去洞壁上青苔,就果然现出三行字来,字迹金钩银划,森严雄健,又锋锐如芒,一笔笔便如劈空的长剑,入石极深。看那三行字道: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山野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下面落款是:“剑魔独孤求败。””

  这几句话实在是大气霸气,那股纵横天下无敌手,登临山巅我为峰的绝世神采油然从人心中而生。

  不仅早从黯然神伤中回过神来,凑着耳朵来听的宋滢竹恍神了,小妹两眼发花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对江湖最无感的单玉屏双目中也射出敬佩的目光。

  “我当时将这三行字反来覆去的念了好几遍,真既惊且佩,这位高人‘天下无敌手’的寂寞难堪之意,实是让当时的我神往至极。心想这位前辈奇士只因世上无敌,江湖无趣,深谷隐居,那武功之深湛精妙,实不知到了何等地步。此人号称“剑魔”,自是运剑若神,名字叫作“求败”,想是走遍天下欲寻一胜己之人都始终未能如愿,才退隐江湖在此处郁郁以没,前辈风烈,实在是羡煞天下男儿。”

  金庸小说中,独孤求败虽然始终‘真人不露相’,但要排一个江湖奇人榜或高手榜,人人都会想到他。实在是刻画的太深刻了!

  “说来惭愧,我当时被逐出师门,手下只有太上长老所给的四本秘籍和绿绛岭那得来的两本功法,却又颇多不合路数。就想着若能继承这位前辈的衣钵,当真是极好的。

  恭恭敬敬的在石坟前磕了九个头,却没成想秘籍机关就在石坟那里,九个头磕下来便感觉到地下不对味。用手一挖地下的石头,下面压着一个镔铁环,用力一拉,石床上裂开一条通道,直到下面的一间密室,里面一层一层的秘籍排列成了五摞。

  最下面的一摞是基础法门,上面一摞是内力贯通任督二脉后的功法,然后每一个等级所需秘籍一摞,直到最巅峰的先天宗师级。

  我现在所学的这套《独孤九剑》实际上是放在第三摞中的秘籍,只是想把这套剑法修成实在太难,到今日才有所小成。

  密室中有前辈留下的几句话,不以师徒论之,隔代相传即是有缘。并交代后人,如习练内中功法可去山洞上面的平台一看。

  前辈如果没这一说,我还真不知道峭壁上另有玄机。这山洞所在峭壁就如一座极大的屏风,冲天而起,峭壁中部离地约三十余丈处,不注意看很难发现上面生着一块三四丈见方的大石,便似一个平台,石上隐隐刻得有字。

  字迹风吹雨打下已经磨灭了不少,也生着绿苔,我是上去后才瞧清楚是“剑冢”两个大字。峭壁上每隔丈余便生着一丛青苔,二十来丛笔直排列而上。那一处青苔就是一个小小洞穴,便是往来通道,只因年深日久,洞中积泥,因此生了青苔。

  我第一次蹬爬,上到一半时力气就不加了,第二次升到了二十三四丈,第三次才登上平台。只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字体较小的石刻:

  “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祝彪说着,眼睛里也闪过一道怅然的光。他还记得在前世自己第一次读到“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这句话时的样子,那时候自己多想也有一身无敌的功夫,把世间人不露相’,但要排一个江湖奇人榜或高手榜,人人都会想到他。实在是刻画的太深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