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味太浓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将军说的不错,但我军不扯不行啊!”范纯举的飞师绕进,委实是有些出乎预料。在义亭正跟朱携亲热的难解难分的高燮差点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紧忙收兵后退这才避过了范纯举的兵锋,加之石县、九峰两地大规模的车马难以速行,影响了范纯举部的追击,所以才安然的返回了九峰县城。主力固然无损,但高燮部眼下也就只剩下八百人了。

  留守甘河口的一个军司马,连忙再派了二百人增援九峰,但如此一来汉军在甘河口与沙井两城的兵力就已经削弱到只剩五百来人了。其中伤员占据了六成,重伤、伤残者就足有百人。也就是说现在甘河口、沙井两城的汉军算上能动弹的伤病员,也只有各二百兵丁。用这点兵力看守一个敌国的城池,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九峰县城池并不太过坚固,中山国又不是北汉,他们已经五百年本土不经历战火了。且城内又有心向中山的若干百姓以及一些富户,范纯举的中山军这要真是攻起城来……

  前景黯淡,九峰县县局势不妙!

  “范纯举小算盘打的不错。”祝彪心里把一切盘算一遍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九峰县于情于理都是自己的命根子。如果那里一破掉,中山军就可以直接威胁到甘河口和沙井两滴,两城任意被中山军夺占去一个,他们就都能封锁宁武谷口。

  手指按着地域图滑来滑去,祝彪觉得――就是回兵,似乎也不止一种法子吧!而且想要打赢战争,怎么可以跟着敌人的指挥棒跳舞呢!

  “杨延彰。”

  “末将在!”刷一下站起来,杨延彰抱拳听命。

  “我给你一千军,放下一切辎重,轻装疾进,把三石、高明两县给我端了,还要断了大顺关与陇西的一切联系。”

  杨延彰吃惊的望着祝彪一眼,“将军……”这个时候不急着折回九峰还去什么陇东啊!

  “嗯?做不到?”

  杨延彰的惊疑被祝彪眼中的寒光冷的全不见了,“做得到。”

  “那就去办。”

  “诺!”

  “于闻。”

  “卑职在。”一个军司马起身。

  “立刻率部返回九峰。一路疾行,要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务必做足了三千军速进的样子来!”一千人伪装三千军,再少就困难了。这个地盘可是在敌国,中山国的老百姓是不会替汉军遮掩半分的。“打本将旗号。”

  “诺。”

  “剩余兵丁偃旗息鼓,随我兵进大顺关。沿途路上但凡遇到百姓,一个不准放过,全部拘禁,等到战后统一释放。”

  所谓军情紧急,片刻不得耽误。祝彪军令下达,杨延彰、于闻二人就立马行动了起来。浩浩荡荡东进的队伍马上一分为三,一东一西都旗鼓大作,只有中间的祝彪本部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将军……”军帐里没有了他人,冯恩江有些犹豫的望着祝彪,不知道话该如何讲出。

  “是怕拿不下大顺关,又使陇南有失,没了退路是不是?”祝彪笑问道。见冯恩江顿了片刻旋即点头,不由得笑声更隆。“无妨!我心中自是有数。”

  “陇南保不保得住真实意义不大,难道我军兵出宁武谷不是为了打开昌平―大顺一线,大军卷蔚州的吗?谁还准备着再掉头走回去不成?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必要时候高燮会带着人马突围。咱们现在不是已经将昌平―大顺一线的一万中山军调开了一半了吗?你不要只看范纯举局势占优,咱们才是真正的占优……”祝彪嘴角露出了舒展的笑容,这可不是说宽慰话,而是他真这么想的。

  九峰城高燮只有一千人,若范纯举真的发疯攻打,城内不稳的情况下当然是守不住的。但范纯举的六千兵再这么有车马,从大顺关赶过来最多也就是带上必要的粮草,攻城器械却是必须要重新打造的,这些都要耗时间的。

  范纯举他最终本意是在陇南与自己一决高下,之前是不可能在决战前让麾下士卒开足马力赶制攻城器械,强攻九峰城的。只要于闻按照自己的吩咐火速‘回援’,范纯举或许会尝试着进攻九峰城一两次,但绝不可能真正的强攻,所以就算是等上七八天再转回九峰县,祝彪也相信――高燮部会一样安如泰山的。

  九峰城可以丢,但高燮部不能丢。在祝彪心中,高燮部与九峰城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大战方针上,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所必救。

  祝彪取大顺关,范纯举取九峰城,都是这个味道,这可惜都太浓烈了些,让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个究竟来。

  或许于闻遮掩的不好,速度赶回的也慢了两三天时间,祝彪才会真正的失去一手先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