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诸葛小儿初成长二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眉头一蹙,刚要开口。



却见车上少年已经跳下车,来到他跟前拱手一揖,“学生阳都诸葛亮,因得罪琅琊相萧建,以至于叔父惨遭杀害。我带姐弟得家臣护卫,才得以逃离阳都,却不想在这里遭遇萧建爪牙。



幸得英雄拔刀相助,亮感激不尽。”



“你叫诸葛亮?”



刘闯万万没想到,他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救下了诸葛亮。



不会这么巧吧!



刘闯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可心里面却感到无比震惊。



诸葛亮,他是那个历史上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



不对啊!



前世的刘闯,对诸葛亮这个人物颇为喜爱。



当然了,自那位高大导演根据‘三国志’编剧,由陆小生出演诸葛亮之后,他就不太喜欢了。



诸葛亮这个人,在后世褒贬不一。



三国演义将其人神话,实际上也把他从人变成了神,拉开了和普通人的距离,笼罩上一层神秘光环。可后来随着人们开始把注意力从三国演义转移到三国志以后,诸葛亮那‘智几于妖’的高大形象,一下子轰然倒塌,使得许多人对诸葛亮,从喜欢,崇拜,慢慢转为厌恶。



但刘闯依然很喜欢诸葛亮!



哪怕他喜欢的更多是源自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不会有碍于他对真实诸葛亮的喜欢。



依稀记得,诸葛亮这个时候,应该已身在豫章才对啊。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是在兴平二年,也就是去年就跟随他叔父去了豫章,而后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会在明年被杀害,诸葛亮则带着家人逃难至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岗耕读,隐居。



所以,当眼前这少年自称为诸葛亮的时候,刘闯吓了一跳。



他不知该怎么询问才好,犹豫片刻,他用试探的口吻道:“你是不是有一个兄长,叫诸葛瑾?”



诸葛亮闻听一怔,旋即露出狂喜之色。



“英雄认得家兄?他今在何处?



前年,家兄因与叔父发生争执,携母亲前往曲阿……后听说江东战乱,家兄就与我等失去联络。”



诸葛瑾,在曲阿?



刘闯闻听,忍不住暗自咒骂自己,平白错过一位大贤。



不过又一想,就算当时诸葛瑾在曲阿,恐怕也不是他能够招揽。



哪怕他亮出自己的身世,也未必能够得到诸葛瑾认可……要知道,诸葛瑾同样出身于士大夫家庭。



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乃西汉元帝时人,曾为司隶校尉,为人刚直不阿。



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在初平三年时病故。



诸葛瑾的年纪,比诸葛亮大很多,也经历过许多事情,没那么容易被招揽。所以,刘闯也只是小小失落了一下,并未有太大遗憾。听诸葛亮话里的意思,诸葛玄似乎被萧建所害。



他没有立刻回答诸葛亮的问题,而是拨转马头,看着那些被飞熊卫杀得七零八落,四处奔逃的黑衣人,稳了一下心神后,沉声道:“我与令兄,神交已久,可惜并不相识。不过我之前曾路过曲阿,时刘繇败走,孙伯符忙于征战,曲阿混乱不堪……令兄,恐怕已不再曲阿。”



发达了,发达了!



我竟然在这里遇到了诸葛亮,这可是诸葛丞相啊。



刘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而后冲着周仓喝道:“元福,与我狠杀,休放走贼人。”



黑衣人的人数虽众,可是面对着刘闯手下这些身经百战,悍勇无比的飞熊卫,完全不是对手。那周仓俨然如同一个杀神,手中大铡刀上下翻飞,身前几若无一合之敌,只杀得黑衣人血流成河。



“敢问,英雄高姓大名?”



诸葛亮听闻刘闯并不认得诸葛瑾,不免露出一丝黯然。



不过,他马上又抖擞精神,看着刘闯问道。



“我……”刘闯犹豫一下,沉声道:“某家颍川刘闯刘孟彦,乃中陵侯刘陶之子。”



别看刘闯在徐州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但诸葛亮却没有听怕他喜欢的更多是源自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不会有碍于他对真实诸葛亮的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