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曹操撤军(下)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彦出席亦道,此番话一出,伏完、王子服、吴子兰、种揖等人亦纷纷附议。程昱冷笑不止,暗暗点人。夏侯惇见这群人大有造反之势,虎目暴射凶光,正欲发作。这时,曹仁却暗暗阻止了他,用眼色示意,且先看程昱如何处理。

  程昱忽然发笑,毕恭毕敬地作揖施礼道。

  “呵呵。诸公所言是理。若非你等之言,昱几乎中了西北乱贼的离间之计。还望圣上恕罪!”

  汉献帝听言,心头大石顿时放落,暗暗地长叹了一口气,不但未有怪责程昱,反而赞其忠心,心系朝廷。程昱连连谦卑道罪,随即又向董承赔罪道。

  “刚才误犯了国舅尊威,还望国舅大人有大量,莫要介怀。”

  “程公言重了。程公一心为国,老臣岂敢怪罪?”

  董承却是脸色平淡,淡言回道。程昱默默与董承对视一阵。汉献帝见气氛不对头,连忙问殿下百官,可还有事要禀告,百官齐声称无,汉献帝令百官速散。众官纷纷出殿,伏完临走前,暗暗投以眼色于汉献帝。

  汉献帝心神领会,从今日程昱等人欲害董承之意,足可证明董承绝非曹氏之人。汉献帝回宫后,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当夜初更令内史宣董承入。

  却说董承几乎被程昱等曹氏之人害死,回到府中,心中多有感概,心想曹操虽死,但其势力于朝廷根深蒂固,其爪牙仍能猖獗跋扈。董承腹怀救国之心,却无计可施,正是踌躇不定时,忽有内史秘密来请。

  董承心里一惊,迅即醒悟过来,立马随内史登上一架简陋的马车,进宫来见汉献帝。少时,董承施礼毕,汉献帝满脸悲色,甚为内疚而道。

  “今日朕明知国舅含冤,却忌惮贼势权大,不敢为国舅说情,故特宣入慰劳,向国舅请罪。还望国舅莫要记恨于朕!”

  董承大惊,即顿首跪伏,口称不敢。汉献帝先不做声,引董承出殿,一路走到太庙,转上功臣阁内。

  汉献帝焚香礼毕,引董承观汉室诸位皇帝画像。中间画像正是汉高祖尊容。汉献帝细细望着,不觉已是眼红泪下。

  “国舅可知,我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夺以天下?”

  董承急忙恭敬回道。

  “圣上实在戏臣耳。圣祖之事,臣如何不知?高祖起自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聚合俊杰豪士,如萧何、张良、樊哙、韩信,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汉献帝听言,已是泪流满面,嘘声叹道。

  “祖宗如此英雄,奈何朕却如此懦弱,岂不可笑耶?!”

  “圣上万不可妄自菲薄,高祖得以天下,曾有言,全因得之张良、萧何之辅。圣上若有堪比此二人之俊才辅助,岂优汉室不可回复当年高祖之盛!!!”

  汉献帝听罢,遂望向高祖画像,左右二人之像道。

  “此二人可正是留侯张良、酂侯萧何耶?”

  董承细看,急颔首应道。

  “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张、萧两位大贤,功不可没!”

  汉献帝回顾四周无人,护卫皆在远处,低声在董承耳边说道。

  “卿可愿当如此二人,辅佐朕侧,助朕匡扶汉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