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荆州之乱(上)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必生祸事。昔年袁氏正因如此,以致被曹操剿灭,基业尽毁。当今可急发哀书至江夏,请大公子为荆州之主,就命刘皇叔一同理事。北可以敌曹操,南可以拒孙策。此乃万全之策也。还望二公子不要因一时贪欲,以致先君基业尽毁!”

  李珪此言一出,顿时殿内众官脸色又是一阵变化。有数人欲言又止,亦想要附和,但却见到在刘琮旁侧的蔡瑁那一脸寒冽的冷笑,立马止住念头,不敢相视。

  蔡瑁瞪大这双目,暗暗地观察着殿内众人的表情,随后一步踏出,手指李珪怒声喝叱道。

  “你何人,敢乱言以逆主公遗命!如今二公子初登大位,你便立即出言反对。李珪,你可是要造反耶!!!?”

  李珪听着蔡瑁这奸贼逆臣,竟敢反来说他造反,气的浑身火气顿暴,怒声大骂道。

  “蔡徳珪!!你内外朋谋,假称遗命,废长立幼,意欲何为,荆州无人不知!昔日你曾多番谋害刘皇叔,怕其成你心腹大患。如今先君刚逝,你另一边又假传令旨,夺回刘皇叔的兵马,实乃其心可诛!眼见荆襄九郡,送于蔡氏之手!故主有灵,必当殛你!

  诸位同僚,你等皆深受先君恩德,眼见蔡氏只手遮天,如那暴秦赵高,岂能坐视不管,独保全身!他日九泉之下,你等有何面目面对先君尊灵!!”

  李珪怒声暴喝,字字言词,如同一柄柄利刀刺在一众荆州文武的心中。蔡瑁轰然大怒,立即喝令左右推出斩之。李珪至死大骂不绝。直至刀落项脖,仍旧在痛骂蔡瑁忤逆,不得好死。

  一声刀落响声,随后便是头颅掉地之声。殿内一片死寂,鸦雀无声,无人敢言。刘琮脸色惨淡,望着殿下众臣如此畏惧蔡瑁,忽然间他心中不觉心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怆。

  于是蔡瑁遂立刘琮为主。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州。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

  蔡氏猖獗,仿佛整个荆州已属其掌下之控。即日,蔡瑁又令刘琮颁发领旨,宣告刘备十般罪状,通告荆州各个郡县。在这十般罪状的指责之下,仁义无双的刘备,立即变为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奸佞叛贼。荆州百姓大多却是不信,不少者为刘备喊冤,但荆州各地布满蔡氏眼线,那些为刘备喊冤者,皆被蔡氏族人领兵捉拿,强加叛徒之罪,暗下处理。于是荆州百姓敢怒不敢言,荆州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蔡瑁大起兵马,令邓义为第一队,刘先为第二队。东曹掾傅巽为第三队,蔡瑁自领诸将为第四队,每队各引兵二万。封大将宋忠为偏将军,领兵三千为先锋。蔡瑁令诸将整顿兵马,不日即将出兵新野。

  黄门侍郎王粲听闻此事,连忙来见刘琮、蔡瑁,进谏而道。

  “刘备乃汉室宗亲,且仁义布于四海,深受荆州百姓爱戴,今蔡将军兴此无义之师,恐失荆州百姓之望。还望主公三思!”

  刘琮听言脸色一变,遂望向蔡瑁。蔡瑁一脸冷酷,要稳荆州,刘备不得不除,况且就因这刘备在荆州深得人心,才令蔡瑁忌惮无比,出兵新野势在必行。蔡瑁岂会管有义或是无义!

  话说这王粲虽长得容貌瘦弱,身材短小,但却是荆州有名的名士。传说王粲幼时往见中郎蔡邕,时蔡邕高朋满座,闻王粲至,倒履迎之。宾客皆惊而问,蔡中郎何独敬此小子耶?蔡邕微笑而道,此子有异才,老夫不如也。

  就连文学大鳄蔡邕,亦如此重视王粲,可见王粲才能何等了得。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荆州多有名士不信,曾有一者,与王粲尝观道旁碑文一过,那学士忽问刚才碑文,王粲只看一眼,竟能倒背如流。有一次,王粲观人弈棋,两人故将棋局拨乱,然后问王粲可否摆出,王粲甚是平淡,复为摆出,不差一子。同时王粲又善算术,其文词妙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