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天助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催惊魂未定,哎的一声,觉得自己就如坠落了流沙似的,越是奋力挣扎,自己就越是向死亡逼近。

  “报!!洛阳来人!!”

  须臾,在李催的帐外,传来了一声叫喊。李催听到洛阳二字,顿时整张脸都青了起来,还以为董卓是派人来催战。

  “请!”

  李催压住心中慌乱,从口中蹦出一字,然后又冷冷地瞟了一眼贾诩。就像在说,如果你还想不出办法,那么我们都要一起死!

  过了一阵后,一个浑身湿琳琳的凉州小将,带着一脸的急色,冲入了李催的帐内,还未等李催开口,便疾言厉色地报道。

  “李将军大事不好了!!在汝领大军离开洛阳的一日后,由曹孟德所领的贼军右盟,以曹孟德为诱饵,骗过温侯的大军,派出长沙太守孙坚,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平阳太守张杨四支兵马做奇兵,南下迂回,兵临洛阳城下!温侯得知后,立马领军去救,哪知受到了张杨的伏击,被张扬和从后追来的曹操大军前后夹击,杀得大败,温侯领着不到数千的残军杀出重围,逃回洛阳。而同日,贼军左盟攻破箕关,正势如破竹、声势浩荡地杀向洛阳。

  如今洛阳危急,相国大人有令,解除以李将军为首一众军士的军令状,立刻领兵后撤和牛辅将军一同低档袁绍的贼军!”

  李催在一旁听得神色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惊骇到后来的不可置信,最后还有着一丝窃喜。他的惊骇和不可置信是因为,虽然董卓有令让吕布撤出虎牢关,将大军慢慢地撤回洛阳,同时阻挡曹操的贼军,等迁都完成后,便立刻撤走。这是董卓原本的初衷,当时他与李儒商议之时,他也在场旁听。而算算时间,吕布的大军应只有不到一半撤回了洛阳,而他有着三万多大军,却被杀得只剩不到数千人逃回洛阳。而依李催的估计,如今在洛阳城内,董卓只有不到十五万的兵力,也难怪董卓如此惶急,召他回去和牛辅抵抗袁绍。因为一旦袁绍的贼军左盟到了洛阳城,与曹操的贼军右盟会合,那么洛阳城只怕会被贼军联盟攻破。

  至于那份窃喜,那当然是,他原本就对潼关无计可施,眼看就要到军令状约定的日期,要自砍脑袋之时,董卓解除了他的军令状,这样一来,他就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不过,李催很快即将这份窃喜收起,然后故装气愤道。

  “哎呀!!温侯怎么会如此掉以轻心,将相国原本的大好局势都给打乱了!这潼关原本已被本将军的大军攻得满目苍夷,眼看明日就能攻破。此时,却不得不后撤回去挽救洛阳危境。实在可惜,可惜呐!”

  “还请李将军以大局为重!!小将临过来前,军师特别吩咐小将告诉李将军,听到此令后不得怠慢,立马撤军!!”

  李催装着无比的气恼的样子,来回踱步,然后一咬牙,重重点头道。

  “你说得对,凡是都以相国的安危为先,如此我便立刻撤军,赶回洛阳,与牛辅将军一同抵抗袁绍的贼军!”

  听到李催应承,帐下一众将士都呼出了几口大气,好似逃过一劫似的。而贾诩却是默不作声,眼眸不断地收缩,不知在想什么。

  两个时辰后,潼关山脚下的凉州大军又是动荡起来,不过这一次他们却不是往山道杀来,而是冒着大雨大风,往后方洛阳的方向疾奔而去。

  在山道上数个骑着快马的斥候见到凉州大军冒雨撤退,皆是一脸狂喜,连忙飞甩马鞭,奔上山头。

  潼关上,周边皆是黑红色的雨水,数千架未烧尽的火车凌乱地堆放在潼关的周围,旁边有不少被火烧过的尸体。

  一股极为浓烈的硝烟味道,在大雨的冲洗下,却没有任何减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